焦點藝術家

Stephen Shore

1947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市,Stephen Shore在6歲時收到親戚的禮物——一套Kodak Junior暗房器材——而開始接觸攝影。10歲時,鄰居送給他一本Walker Evans的攝影集《American Photographs》,對其往後創作產生巨大的影響。1962年,年僅14歲的Stephen Shore受到MoMA攝影總監Edward Steichen的青睞與賞識,買下了其三幅作品。 1965年,17歲的Stephen Shore已經在紐約當代藝術圈遊走,直至1967年為止的兩年時間,透過35釐米相機記錄下極具代表性的傳奇工作室——Andy Warhol的工廠。幾乎每天都在此拍攝各個進出的人們:歌手、演員、藝術家與作家,包含60年代當紅影星Edie Sedgwick、地下絲絨樂團主要人物Lou Reed,以及Andy Warhol本人。 1968年於斯德哥爾摩的Moderna 閱讀更多...

精選書籍

竹の子族

竹の子族

渋谷典子

合成器輕佻開路,人人踩著鼓機製造的節奏狂熱舞進, 19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間,竹之子族聚集在原宿街頭,全身上下的色彩鮮豔得離奇、衣褲剪裁也誇張無比,當 YMO 電子樂神曲〈Rydeen〉從手提卡式錄音機轟然炸出來,整條奧林匹克路瞬間變成迪斯可舞廳。 起先,竹之子的名字源自一間叫「竹之子精品店」的流行服飾店,久而久之,竹之子族開始自行製作服裝、設計舞步,為了從人群中脫穎而出,青春的靈魂無不全力展現自我。一路發展到 1981 年高峰時期,甚至有報紙記載「竹之子族團體數破百,總人數達到四千,在一旁跳舞的搖滾族也有三千,單日觀眾數更多達十萬」。 1979 到 1982 那些年間,每逢星期日,日本攝影師渋谷典子便前往原宿步行者天國拍攝竹之子族。鑽過人潮,貼到音牆前線,她毫不保留地從極其寫實的視角攫取時代,連人帶情境一起抓拍,有時候近到連腰上名牌、臉上的圖騰都一清二楚,少女指尖的菸霧幾乎要竄進眼 查看更多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