$20.60
- Softcover
- 333 pages
- 115 x 168 mm
- ISBN 9781803770956
- Chinese
- 2024
多封面隨機出貨
「可是,如果沒有什麼是「必須」的,我們為什麼仍舊必須提問?」
長久以來,文學和藝術乃至太多人文學科總被認為只提出問題而不解決問題。然而,我們不禁要問的是:問題一旦被提出,「解決」是唯一的結局嗎?如果問題被快速「解決」,是否是一種過早的結論?如果結論的意義是經驗的休止,或許提問能讓經驗保持生命的延續。
創立《普遍手冊》的初衷,多少來自於對學術寫作既有局面的耿耿於懷。作者王歡與團隊希望刊載一些有別於學術論文的思辨性文字,而「提問」因此成為引出思辨的起始點。
《普遍手冊》希望保留對一切提問的勇氣。其中,書名「普遍」一詞的使用不在於找出事物的普適性意義,而是基於「普遍意識」在約定俗成的知識中所產生的獨特性。刊物刊載的文章大多在不同學科之間交錯,相信寫作本身就是跨學科,既不屬於文學也當然不屬於藝術,任何學科和知識都不「擁有」寫作──寫作寄生在人類漫長的生命中與人共處。
本刊物主要關心當代人類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和困境。刊載來自藝術界、哲學界和文化界的學者、藝術家和行動家的文章,包括論文、散文、小說等不同形式的作品,鼓勵保持跨文化、跨學科的公共寫作意識,將分散的認知整合為連貫的領域,讓學術寫作帶動理論。創刊號以「同代刺點 (Contemporary Punctum) 」為名,不特別設立主題,而是主張跟隨多位研究者的腳步回溯那些與當代人休戚與共的「普遍性問題」。本刊由馬仕睿和臧立平 (typo_d) 設計,作為一本閱讀起來並不沉悶的學術寫作「手冊」,採用小尺寸開本,以一條線將「紙」變為「書」。
書中收錄文章 23 篇,由已刊載於網站和部分先行文章組成。本期作者有: Brion Gysin,陳嘉瑩,陳蕭伊,陳旻,董宇翔,高怡潔,胡昊,賀子珂,林瑋嬪,龍星如,劉張鉑瀧,李素超,王凱梅,汪民安,王洪嗆,王居延,王歡,Burroughs,許哲瑜,辛未,奚雷,楊北辰,楊雲鬯,葉甫納。
身處同時代的你,又會被哪些普遍問題刺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