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遊必有方」的這枚方字落在旅遊狂的語境裡,有時候顯然是空間的單位而非東西南北,畢竟漫遊大可以打散了歷日遙遙無歸期,問題是遊到了底,沿途收穫總要有個歸宿,這就令人不禁好奇,現代遊牧民族收藏獨家回憶的一方天地都長什麼模樣?

繼勇闖史前時代體驗恐龍狂熱的《Dinosaurs are collectible》、推開居家博物館大門一窺稀世珍藏的《Homes for Collectors》,以及探訪現代主義建築師經典住宅的《Homes for Modernists》後,來自比利時的老搭檔——攝影師 Jan Verlinde 及生活風格記者 Thijs Demeulemeester 再度攜手出版《Homes for Nomads》,趁 19 組遊牧者難得在家,邀讀者就著來自世上各個角落的靈光,慢慢欣賞盛滿奇趣玩意的祕密基地。

既然以四海為家,資深旅人的家本身不啻於一幢反映心境的旅程,小自非洲面具、大至衝浪板、偉士牌摩托車,只要進得了廳堂,任何不設限的元素都陳列得巧妙,甚至有人在家打造出提基風格的雞尾酒吧;面對見識過廣大世界的自由靈魂,不夠大膽的室內裝潢規則都要敬畏三分。刻著不明文字的異國物件、世間難尋的紀念品沿途散落如麵包屑,引人一步步走向公路大冒險盡頭處的糖果屋,屋裡有靈感、有驚喜或驚異,還有催人啟程的動力熊熊燃燒。

一如《Harrods》雜誌簡短有力的推薦語所言:「如果你今年還沒空出國旅行,那《Homes for Nomads: Interiors of the Well-Travelled》正是近在眼前的機票。」生活未必在他方,與其倉促上路,不妨先翻出尚未整理的舊旅印記擺設一番,把你家變成最嚮往的旅遊目的地。

本書作者 Thijs Demeulemeester 於 1982 年生於比利時法蘭德斯省,在當地的濱海小城瓦勒海姆長大,以傳播及新聞學的知識背景支撐對室內設計、現當代藝術和建築的熱愛,專門探討五花八門的生活風格,作品散見於《De Tijd》、《Weekend Knack》、《SABATO》等雜誌。攝影師 Jan Verlinde 耕耘室內設計和建築攝影領域逾 25 年,憑藉對設計美學的直覺與細膩眼光,不只記錄世界各地的空間之美,也奠定了自己的重要地位;Verlinde 作品曾躍上 《Ideat》、《Elle Decoration》、《Vogue》、《 Architectural Digest》等雜誌。